
明代文征明《競秀爭流》手卷系十二年精雕細鏤之作,從恭王府流落社會。

啟功先生為積翠國所贈畫作和題寫文字眾多,信任可見一斑。賈國榮 攝
中新網(wǎng)11月10日電(記者 賈國榮)“積翠園基金會”多件宋、元、明、清及現(xiàn)代著名畫家的國寶級藏品,11月9日在北京華辰秋季拍賣會展示,它們全部來自北京軍區(qū)紅色收藏家陳英、金嵐夫婦的無償捐獻,所得將用于文化教育基金。
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陳英、金嵐伉儷,在“文化大革命”劃為“四舊”的流散書畫中,收集搶救出一批瀕臨毀滅的古代書畫名跡,于今堪稱中國文化遺產(chǎn)珍品。
畫家們十年動亂中處境險惡,思想壓抑,生活艱辛,獻藝無路,報國無門。身為軍方將領的陳英卻頻頻登門問候,又邀一百多人為座上賓,幫助就醫(yī)送藥、排憂紓困,成為亂世佳話。
李可染先生善用濃墨重彩寫山水,當時被誣蔑為“窮山惡水”。陳英勸他用此法畫井岡山,李嘗試用青綠色調點染革命圣地景象,轉危為安,如今載入史冊。
紅色收藏家與之交往的雄厚畫家陣容,令人嘆為觀止,難得者莫過于創(chuàng)作于文革期間的大批名家之作,保留著“史無前例”歲月里情感與藝術的印跡,F(xiàn)在憶苦思甜,物美價貴,情誼更可貴。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