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識字教育不該進入怪圈 于漪把脈小學識字課
2008年07月02日 16:21 來源:解放網(wǎng)-新聞晚報
發(fā)表評論

小學生識字課上,一個個漢字變成了部首大解剖,漢字深厚的文化意味逐漸喪失。日前,在上海結束的首屆全國兩岸四地同文異教小學語文研討會上,于漪等教育專家呼吁,小學生識字教育應該體現(xiàn)童趣和情感交流。
首屆全國兩岸四地同文異教小學語文研討會上,來自內(nèi)地和港澳臺地區(qū)的小學語文教師紛紛登臺,展示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識字。在一展示課上,一位任課老師老師通過圖文并茂的講解,讓孩子明白“雀、雕、雁”三個字的共同偏旁是什么,為什么都是由同一個偏旁組成!皞別老師在識字課上注重講偏旁,卻忽視了孩子的年齡特點。許多小學生識字感覺比較困難,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著名教育家、語文特級教師于漪介紹,目前,國內(nèi)的小學識字基本有兩種形式: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可無論哪種方法,都應該實實在在讓孩子增長知識。“早期教育的藝術全在于把兒童要做的事情全部變成游戲式的!畬W中玩’和‘玩中學’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智慧!比珖姓Z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語文特級教師陳鐘樑坦言,從國外的教育理念看來,早期教育與其說給孩子許多,還不如說不要讓孩子失去許多,比如童趣。(記者 楊玉紅)
【編輯:侯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