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尤物,中文字幕无码高清三级片,日韩在线天堂精品深夜福利,国产特大黄aa,亚洲综合视频,日日狠日,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海南暴雨致290萬畝農作物受災 直接損失6.39億元

2010年10月11日 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截止10月10日,海南著名僑鄉(xiāng)文昌受持續(xù)強降雨影響,致該市17個鎮(zhèn)128個自然村受災,受災人口逾18.6萬人,轉移群眾8.9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1.548億元。圖為10日上午,洪水退去后,文昌市慶齡路商戶清理被淹物品。中新社發(fā) 付美斌 攝  

  中新網?10月11日電(記者 關向東)經過兩天的實地調研,農業(yè)部海南救災工作組11日表示:海南受災縣市部分農產品損失嚴重,下一步救災工作任務艱巨。

  據了解,截止10月9日,海南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約290.6萬畝,直接經濟損失6.39億元。其中晚稻受災累計86.38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49億元;瓜菜受災累計27.95萬畝(其中冬種蔬菜14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65億元;天然橡膠(民營)全面停割,累計減產1萬多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億元;胡椒受災面積累計7.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0.2億元。全省受災養(yǎng)殖場戶數達18054多個,圈舍倒塌損毀14.9萬平方米,死亡家畜48143頭只、家禽290.5萬羽;飼草飼料損失2585噸,直接經濟損失約1.4億元。漁業(yè)經濟損失達6.5億元,其中,漁港內漁船沉沒85艘,損壞漁船148艘,養(yǎng)殖池塘受災面積43798畝,受災海水養(yǎng)殖網箱13049口,淡水水庫受災面積880畝。受淹農業(yè)機械約3.85萬臺套,設施農業(yè)裝備受災面積近5.8萬畝,農機庫棚等基礎設施受淹近1萬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約1.5億元。文昌市是暴雨災害的重災區(qū),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52.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66億元。工作組沿途所見,道路被水淹至腰身,部分路段只能大卡車通行,成片水稻被淹、大批香蕉樹莖干浸泡,大片魚塘蝦塘被沖毀。

  農墾系統(tǒng)方面,截止10月9日,墾區(qū)50個農場災情依然嚴重,據不完全統(tǒng)計,受災人口38.5萬人,其中轉移人口7.9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1.76億元。農作物受災面積30.45萬畝,其中絕收面積5.51萬畝,糧食作物受災11.21萬畝,減收糧食2.603萬噸。橡膠全面停割,干膠累計減產超過1萬噸,水產養(yǎng)殖受災2.32千公頃,死亡大牲畜4500頭只,損失水產品1.57萬噸。房屋倒塌816間。墾區(qū)管轄的87座水庫中,損壞小型水庫10座,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2.83億元。

  海南省目前正處于晚稻收獲的關鍵時期。大部分晚稻還處于抽穗灌漿乳熟期,持續(xù)暴雨對晚稻產量造成較大影響。定安縣定城鎮(zhèn)仙屯村6000多畝的水稻田一片汪洋,水深近2米,已看不到水稻植株,這些被淹沒的在田水稻將顆粒無收。瓊海市是海南晚稻收割較早市,僅有4800畝水稻受災,但這樣的縣市全省僅3-4個,其余大部分晚稻損失慘重。

  海南是我國冬季瓜菜的主要產區(qū),每年冬季調出蔬菜占其總產量70%以上。雨災對蔬菜生產造成嚴重影響。享有“?谑惺卟藗}庫”的秀英區(qū)龍頭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1150畝蔬菜全部受災損失,經濟損失300多萬元。定安縣的蔬菜田里,香蔥大部分已爛根,小白菜全部倒伏,剛撒種不久的菜田里,種子已被水沖走,損失嚴重。

  工作組認為,海南冬種蔬菜的總供應量不會因暴雨受到太大影響,因為受災的14萬畝冬種蔬菜,僅占其總面積的5.4%。由于有36萬畝蔬菜的秧苗受損,這批常年于12月中旬出島的瓜菜,上市期將推遲15-20天。海南省農業(yè)廳表示,若天氣能盡快轉好,后期措施到位,及時育苗搶種,仍有望實現260萬畝冬種蔬菜的目標任務。

  工作組邊考察,邊與當地有關部門認真研究應對措施,針對晚稻和蔬菜生產提出,一是災情還在繼續(xù),要加強預測預報和災情監(jiān)測。二是要盡快組織生產恢復,加強分類指導,抓緊搶收晚稻,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蔬菜要加快搶種補種,確保冬種蔬菜供應。三是要盡快調度種子種苗,加強種子質量監(jiān)管,確保蔬菜種子數量充足、質量可靠。

  記者在隨行中了解到,海南受災市縣百姓希望國家增撥救災資金,主要用于補貼蔬菜種子和魚苗購置、農機維修、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和場所消毒,災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同時,希望政府加強災后生產恢復的技術指導,為搶種改種瓜菜、科學割膠、畜禽圈舍消毒,水產養(yǎng)殖基地重建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務。(完)

參與互動(0)
【編輯:朱鵬英】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