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北京市透露要在2007年前對全市出租車進行集體更換。這一次出租車更換將會是北京市出租車行業(yè)近10年來最大的一次“換血”。
  近10家知名汽車生產(chǎn)商、7萬輛出租車、1545個運營單位、近13萬出租汽車司機,幾億人次消費者的各自利益和需求,都會因這次換車“大行動”而改變命運。由于規(guī)模龐大,且換車牽涉面廣,因此其中的利益糾葛遠比想象的復雜。
  北京市出租車行業(yè)的重重矛盾,又一次凸顯出來。市民和司機的微弱聲音,始終難敵政府和大公司的強勢姿態(tài)。出租車行業(yè)的改革,正面臨積重難返的困境。管制不僅制造了既得利益集團,也制造了或有風險。中國《新聞周刊》封面故事《利益集團操控京城出租車業(yè)》,試圖調(diào)查出誰操控了京城出租車。
  政府的公共政策,很難在通盤考量中不受日漸壯大起來的所謂利益集團影響。其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利益集團的利益占了上風,而為之買單的,始終是毫無游說能力的司機與乘客。
  在北京,人們共同出錢,自己買地,自己找人設計,蓋一座完全屬于自己的樓。這可能嗎?中國《新聞周刊》社會報道《自己蓋樓,讓開發(fā)商靠邊》,向讀者講述的就是這么一個正在發(fā)生的“烏托邦”的故事。
  繼7月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引入新行長,8月央行任命3位行長助理,并引發(fā)核心司局換將之后,9月金融界又傳出人事大調(diào)整的風聲:中國銀監(jiān)會主席和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職位將出現(xiàn)“重大變動”。中國金融系統(tǒng)的官員在近兩個月中頻頻更換,但這似乎并不意味著改革突然加速。
  請看中國《新聞周刊》商業(yè)版關于“金融高官的‘中國式’變動”的解讀。
  9月16日,在西班牙埃爾切,發(fā)生了當?shù)厝艘u擊中國鞋城,焚燒中國鞋事件。中國《新聞周刊》連線西班牙華商和溫州鞋商進行采訪。
  發(fā)生在西班牙埃爾切市的焚燒中國鞋城事件,向中國外貿(mào)發(fā)展發(fā)出了一個信號:“中國制造”應該盡早走出低價——反傾銷——貿(mào)易摩擦的怪圈。
  本期中國《新聞周刊》專題是關于女性的話題——太太轉型。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婦女走出家門去工作。50年后的今天,有一部分中國女性回歸家庭。而目前在熒屏上熱播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再次引發(fā)了人們對婚姻家庭問題的思考和爭議。這一次許多人把思考的焦點,集中在了女主人公林小楓社會身份的變化上由小學教師到全職太太。離開了這條變化的線索,林的一些舉動就似乎很難順理成章!爸袊诫x婚”和“中國式全職太太”之間,存在某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嗎?
  對從來沒有舉辦過國際建筑雙年展的中國,9月16日~10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雙年展,本應是國內(nèi)建筑師、建筑系學生們最受歡迎和盼望的活動,然而事實和愿望完全相反——中國需要怎樣的建筑雙年展?
  附本期中國《新聞周刊》目錄:
  時事新動
  審計整改,多數(shù)部門為何沉默?…………………………14
  封面故事
  利益集團操控京城出租車業(yè)…………………………16
  北京出租換車又起風波…………………………18
  誰操控了京城出租車?…………………………20
  出租司機狀告交通委…………………………26
  1992年:短暫的市場開放…………………………28
  評論出租車行業(yè)不需任何準入管制……………29 
  社 會
  自己蓋樓,讓開發(fā)商靠邊………………………32
  鄭州馬路電線桿怪象…………………………36
  商 業(yè)
  金融高官的“中國式”變動…………………………40 
  天 下
  西班牙燒鞋:“中國制造”的困局………………44
  英國:第九次狐貍大戰(zhàn)………………………………46
  朝核六方會談被判死刑?………………………48 
  專 題
  太太轉型……………………………50
  怎么享受生活?我束手無策…………………………51
  愛到空虛時,人有出軌日………………………51
  王海令鳥:做全職太太不是奉獻………………52
  中國式全職太太的心理魔障………………………………53 
  迷惘轉型……………………………………54 
  科 技
  祖先曾是食人族?………………………………56 
  藝 術
  錯位的雙年展…………………………58
  中國需要怎樣的建筑雙年展
  體 育
  F1的非正!吧睢薄61
  F1的最后贏家
  專 欄
  尋找產(chǎn)權制度改革的正當性…………………………66
  我們不想做“原子化的個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