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歌萬曲一葉吹,葉笛聲聲醉彼岸,畫面中這位用一片普通的樹葉吹出優(yōu)美樂曲的人,就是福建省歌舞劇院國家二級演奏員,樹葉演奏家,客家吹葉的傳人邱少春。
福州西湖,風景如畫,炎炎夏日,微風輕拂。邱少春正和幾位徒弟切磋吹葉技巧,《映山紅》、《粉刷匠》、《小星星》、《鈴兒響叮當》等歌曲從他們唇間的樹葉中吹奏出來,在群山環(huán)繞之間,“銜葉而嘯,其聲清震”的音律,流淌著吹葉藝術迷人的魅力,沁人心脾。
千歌萬曲一葉吹,葉笛聲聲醉彼岸,畫面中這位用一片普通的樹葉吹出優(yōu)美樂曲的人,就是福建省歌舞劇院國家二級演奏員,樹葉演奏家,客家吹葉的傳人邱少春。
福州西湖,風景如畫,炎炎夏日,微風輕拂。邱少春正和幾位徒弟切磋吹葉技巧,《映山紅》、《粉刷匠》、《小星星》、《鈴兒響叮當》等歌曲從他們唇間的樹葉中吹奏出來,在群山環(huán)繞之間,“銜葉而嘯,其聲清震”的音律,流淌著吹葉藝術迷人的魅力,沁人心脾。
現(xiàn)場同期聲
樹葉吹奏古稱吹葉,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早在隋唐時期便有了樹葉吹奏,吹葉藝術音域可達三個八度。出生于閩西客家上杭縣一個山鄉(xiāng)的邱少春,是在一個充滿音樂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他的父親也是一位樹葉吹奏高手。受父親的影響,邱少春自幼學習音樂,并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刻苦鉆研、大膽創(chuàng)新,最終練就了嫻熟的樹葉吹奏技巧。
同期聲:
邱少春
我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在伙伴們的影響下,在我們周邊的環(huán)境的感染下,
慢慢地學會了吹樹葉,太喜歡了,這個音色很美,這個音色呢就感覺是來自于大自然,非常地干凈,聲音啊清澈、嘹亮、悅耳。
只要給邱少春一片鮮綠的葉片,榕樹葉、槐樹葉、柳葉兒,甚至是一片叫不出名的葉子,一旦到了他的手中,就能吹奏出各式各樣優(yōu)美動聽的曲子。究竟是什么樣的想象給了邱少春這種創(chuàng)造奇跡的力量呢?
同期聲:
邱少春:
它的發(fā)聲呢,就是以葉片這個薄片的那個氣流之間,作用的這種發(fā)聲原理,我們把葉片貼到嘴上,然后在氣流強烈的作用下,發(fā)出聲音來,你看。
邱少春告訴記者,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上杭,樹葉吹奏是客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無論男女老少,在勞作時或閑暇時,都會信手拈來一片樹葉,吹奏歌曲,娛樂身心,抒發(fā)感情。
同期聲:
邱少春
客家最有特色的民間技藝啊,其中之一就是樹葉吹奏,在我們那邊的男女老少,在山上勞動的時候,喜歡摘一片樹葉,自娛自樂,抒發(fā)情感。這個技藝,這個樹葉音樂的這種藝術啊,非常地美妙,音色美妙,然后呢在生活中我們隨手可以,采摘一片樹葉,不需要任何去進行加工,就是普普通通的樹葉,摘下來就可以作樂器演奏,在朋友交往,在集體活動的時候,吹一曲樹葉呢特別的有色彩,也引起大家的歡迎,所以這個樹葉吹奏呢還是很廣受歡迎的一種藝術形式。
如今,西洋樂器盛行,獨愛民樂的邱少春卻一直堅守著這小小一片樹葉的演奏方式,于是他萌生了開辦樹葉吹奏學校的念頭,以期重振樹葉吹奏在中國的普及和流行。于是,在2010年,邱少春自費開辦了一個吹葉藝術培訓班,吸納眾多弟子。
現(xiàn)場同期聲:
采訪當天,恰逢邱少春樹葉吹奏培訓班訓練的日子,師徒相約福州西湖大夢山。在這批學員中,有兩位外國友人安德魯和安妮,他們是廈門大學的留學生,來自美國的他們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吹葉藝術的神奇深深地吸引了他們。
同期聲:
安妮:
我去年來中國,我喜歡拉二胡,因為在美國,我很長時間(接觸)音樂,就是歐洲的音樂,所以我覺得中國的音樂很有意思,所以我一直拉二胡,他是我二胡老師。他可以吹葉子,我(之前)沒聽說,我不知道可以吹葉子,我(覺得)吹葉子很有意思,但是在美國我不可以。因為(吹)葉子很難。
雖然安妮跟隨邱少春學習吹葉的時間不長,但是刻苦的練習和良好的悟性,讓他們進步很快,如今,已能完整吹奏多首樂曲,邱少春也贊賞有加。
同期聲:
邱少春:
她是很踴躍地在參加學習的一位,很執(zhí)著地在喜歡著樹葉吹奏,吹得蠻好的,進步很快。
邱少春和安妮這師徒倆還即興為記者吹奏了一曲《雪絨花》。
現(xiàn)場同期:師徒合奏
邱少春的徒弟中,不僅有像安德魯和安妮這樣來自國外的朋友,還有十幾歲的初中生,甚至還有盲人學校的學生。年近六旬的鄒開煌也是邱少春的徒弟之一,老鄒算是這期培訓班中年齡最大的學員,談及自己學習吹葉的原因,老鄒毫不掩飾對樹葉吹奏的喜歡。
同期聲:
鄒開煌:
我覺得這個樹葉,就像老外講的,首先感興趣很好奇,第二這音樂很好聽,那我已經(jīng)吹了半年了,我覺得至少有三點,第一它豐富我的業(yè)余生活,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第二的話掌握一技之長,可以增加你的工作效率 ,提高你的工作效率,第三我覺得健身強體。
邱少春憑借高超的樹葉吹奏技巧,贏得了眾多弟子的贊賞。福州市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高秋霖也特地為邱少春作了一首詩,葉韻養(yǎng)天真,靈響情緣撒野性;綠音生氣派,神搖夢幻浴春風。
同期聲:
高秋霖
現(xiàn)在的話應該說,土生土長的音樂,現(xiàn)在快要被西方,各種各樣進來的快被淹沒了,實際上只有中國的,中國獨特的才是世界的,在樹葉吹奏上,好像是個小技,然而它傳承的我們中華民族,最早的宮廷音樂,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近年來,邱少春應邀出訪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吹葉這種獨特的“自然之聲”為更多人所熟知。邱少春精彩的吹葉技藝,還曾為張紀中導演的大型武俠劇《碧血劍》擔任配音。
同期聲:
邱少春:
確實在一個階段這個樹葉吹奏呢,已近失傳,除了老一輩會吹樹葉,年輕一代的很多人幾乎淡忘了樹葉吹奏,就是當時這個社會的發(fā)展太快了,所以有很多現(xiàn)代的這個樂器啊,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就像這樣鄉(xiāng)土這么樸實的一種民間技藝呢,就有一種失傳的這種危機感。那么在近幾年呢,我在努力地做這個推廣傳播樹葉吹奏,就帶了一批這樣的學員,我認為要傳播它是不難的,因為樹葉吹奏呢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大家對這個樹葉吹奏還是不陌生的。
如今,邱少春在開辦樹葉吹奏培訓班,傳承吹葉藝術的同時,還積極為中國吹葉藝術申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將這一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傳承下去。
記者吳晟煒 李思源 陳韻婷(實習)福建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