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年10月12日 13:51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在吉林大學朝陽校區(qū)地質宮507室,案頭的書卷依舊有序地擺放著,紙頁微微卷起,仿佛時間停在了那一刻。這里現(xiàn)在是黃大年紀念館的一部分,這間匯聚思考與夢想的辦公室,成為人們重新理解“科學精神”的入口。
為打破技術封鎖,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放棄國外優(yōu)厚待遇回國任教,他帶領團隊頑強攻關,為中國“巡天”“探地”“潛?!弊鞒鐾怀鲐暙I。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年僅58歲。
黃大年紀念館里的一切,也在靜靜敘述著中國地球物理探測從“追趕”到與國際“并行”的歷程。目前,該紀念館以預約方式開放,參觀者多為教育、科技工作者及青年學生。
(記者 呂盛楠 長春報道)
責任編輯:【吉翔】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ICP備2021034286號-7] [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