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永遠是比改良更容易些的事。就體育圈而言,大到體制改革,小到聯賽改制,都是如此。因為推倒不難,關鍵是重來這件事,不僅費時費力還不見得能收到好效果,尤其在調查研究并不充分的前提下。
中超最近是非很多,罷訓的、踹人的、罵架的,把本就事情不少的足協更加忙得不亦樂乎。這會兒是籃球聯賽的休整期,按說是休養(yǎng)生息學習研討的好時機,中國籃協也確實在這么做似的,像這兩天的聯賽會議就開得熱火朝天。
十幾位俱樂部老總,外加籃管中心的大小干部,冒酷暑斗炎熱齊聚京城共商大計,擺出一副欲與CBA聯賽的丑黑面斗爭到底的架勢,實屬難得。更為難得的是中國籃球新掌門信蘭成,自曝家丑,毫不留情地指出CBA現存的種種問題。
譬如運行成本過高,譬如做裁判工作成風,譬如境內賭球已經半公開化。
與此同時,籃協也提出了具體的應對之策,譬如壓縮賽程,譬如限制外援,譬如修改賽制。據說,為了省錢還專門在俱樂部客場路線圖上做了些文章。
節(jié)流確實是件大事。如果只是為了省錢,不請外援和縮短賽程都是辦法,要是能回到賽會制,那簡直就省海了。只是,采用這些10多年前就被職業(yè)化車輪輾過且完全與時代脫節(jié)的招數,想必籃協的大小干部比我們更清楚,這是不折不扣的倒退,只能讓人發(fā)笑。
更為要命的是,節(jié)流前面還有開源二字。而開源的前提是什么,是一個口碑好的聯賽品牌,一個球迷喜愛的賽場,一群球迷追捧的球星,以及一場場精彩激烈的比賽。聯賽在某種意義上同洗衣機、電視機、運動服一樣,就是個產品,產品質量過硬、信任度高,自然就有商家愿意掏錢贊助,就有球迷愿意花錢捧場,有了進項,才能應付支出,這種循環(huán)的普通生意經,想必籃協的領導們同樣清楚。
不過,浪費就是犯罪,不該浪費的錢確是1分錢都不能再花,像做裁判工作,像籃協官員下地方接待費用過高的問題,籃協確實該拿出辦法好好管管。還有賭球的問題,籃協也有必要協同有關部門將其堅決扼殺在搖籃里。
當然,在擺出與CBA現有丑黑現象勢不兩立的同時,籃協也沒必要過于謙虛,對于CBA已經成長為中國職業(yè)聯賽的標竿,CBA品牌價值不斷提升,涌現出一批本土成長的球星,以及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打籃球等一系列事實,也要給予充分肯定。哪些是原則性的問題,哪些是成長過程中的陣痛,該改良的改良,該修正的修正,這樣才是促聯賽發(fā)展而非砸場子之舉。
至于重回當年舉國體制下體工隊的老套子,我以為籃協絕不會動此心眼,因為,撿回被時代拋棄的東西只有兩種可能,要么這東西是古董,要么是為了研究。而十幾年前的老式聯賽顯然不在此列。
不能因為中超的不成功,就去否定同為職業(yè)聯賽的CBA,更何況中超的失敗并非職業(yè)化的失敗,而是我們自己走錯了這條職業(yè)化之路。職業(yè)化的可行性及妙用,歐美已經有上百年的成功經驗予以證明,剛起步沒多少年的我們,就不用花心思在自己身上勞神顛覆了。
當路的方向沒錯,只是有些坎坷時,想辦法通過即可。正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改良是必須的,顛覆是沒有道理的。但如果認為這條路的方向有問題,那就請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來。因為聯賽從來不是某個人的,也不是某一群人的,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是大眾的,更是中國體育的財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