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董進:建議推進國家區(qū)塊鏈網絡建設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陳杭)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區(qū)塊鏈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董進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了自己提交的一份建議。他提出,應抓緊布局建設國家區(qū)塊鏈網絡,形成由區(qū)塊鏈構建信任關系,加速數據要素可信共享、釋放價值的新質生產力模式,通過政務服務、航運貿易、供應鏈金融等一批國家重大場景,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高質量融合發(fā)展。

董進介紹,數字經濟時代,人工智能一躍成為“新”的生產工具,區(qū)塊鏈構建起了“新”的生產關系,數據要素作為“新”的生產資料,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構成新質生產力的一大重要發(fā)展模式。
他提到,數據資源已成為全球數字經濟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高速發(fā)展,產生了大量數據資源。但其中很多高價值的數據,由于安全性、經濟利益等原因,一直隱藏在“孤島”中、“冰山”下,很難通過流動與共享,發(fā)揮作用。
董進說,區(qū)塊鏈憑借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被譽為數字經濟的“信任基石”,通過與隱私計算技術相結合,可有效破解這一難題。
他建議,中國應盡快建立覆蓋全國、鏈接全球的國家區(qū)塊鏈網絡,以自主可控的底層技術和標準體系,把沉淀在不同區(qū)域、不同領域的“孤島數據”通過“節(jié)點”鏈接起來,在保障隱私安全的情況下,加速流轉、共享,充分釋放數據要素的活力,通過支持政務服務、綠色能源、供應鏈金融、航運貿易等國家關鍵場景,支撐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數字經濟新動能。
同時,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國家區(qū)塊鏈網絡可面向全球開放,形成全球性開放數據生態(tài),幫助中國更好地融入全球數字經濟體系,與世界各國在金融、貿易等各領域實現互聯互通。(完)
- 專題:2024全國兩會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7日 17:44:31
- 2025年10月24日 14:26:04
- 2025年10月24日 12:52:28
- 2025年10月23日 10:08:20
- 2025年10月22日 09:53:14
- 2025年10月21日 13:49:03
- 2025年10月21日 11:39:07
- 2025年10月21日 10:19:48
- 2025年10月21日 08:56:19
- 2025年10月20日 13:25:35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