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代金牌接力 鍛造技能大賽“三連冠”
中新網天津9月28日電 題:天津三代金牌接力 鍛造技能大賽“三連冠”
作者 薛淳月
在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的工業(yè)4.0實訓基地里,教師賀濤濤和陸京龍正指導著參賽選手胡亮與符德基進行出發(fā)前最后的練習。近日,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在河南省鄭州市收官,胡亮與符德基獲得工業(yè)4.0賽項的金牌。這是天津在該項目上的“三連金”,也是一場關于技能傳承的溫暖延續(xù)。

“金牌心態(tài)”:臨危不亂,穩(wěn)扎穩(wěn)打
賽前不到一個月,比賽樣題公布,倍增的題量和緊迫的時間給予選手很大的沖擊。面對這一新的情況,選手符德基回憶道,“教練們馬上就制定了新的訓練計劃。當時我們每天訓練12個小時,為了攻克薄弱模塊‘數(shù)字孿生’,我們還會每天額外加練3個小時?!?/p>
除了題目翻倍,選手們在賽場上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戰(zhàn)。比賽時,設備突發(fā)通信故障,此時距離提交僅剩40分鐘?;貞浧疬@段經歷,符德基仍然記憶猶新:“當時我的心跳一下子就快了,但我們立刻想起訓練時模擬過的方案,我負責排查軟件配置,胡亮檢查硬件連接,最后終于在截止前10分鐘完成了這塊的任務?!?/p>
艱苦訓練的成果在比賽時也有所回報,在臨時調整分工方案的情況下,符德基和胡亮在“數(shù)字孿生”模塊比預期提前20分鐘完成了任務。“穩(wěn)扎穩(wěn)打就是我們獲得金牌的關鍵?!边x手胡亮表示,“我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練們制定的計劃,沒有搶做后面的題目,保證按計劃得分,穩(wěn)穩(wěn)地獲得了金牌?!?/p>
作為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該項目的金牌得主,在場外觀賽的教練陸京龍對選手的表現(xiàn)給予了肯定:“我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看到他們在最后幾分鐘還在操作某一個不該在這個時間操作的東西時確實比較擔心,最后獲得金牌的時候也真的很為他們開心?!?/p>
訓練革新:從“專人專崗”到“雙人全能”
“雙人全能型”訓練模式成為選手面對突發(fā)狀況臨危不亂的底氣。與傳統(tǒng)技能競賽中的“專人專崗”不同,胡亮表示,“我們兩個人拆開,都能單獨完成考核的全部內容?!?/p>
“工業(yè)4.0的賽項設置反映了當下產業(yè)升級、學科交叉對人才的要求,”教練組長郝飛表示,“比賽項目大半都在軟件上運行,選手需要把信息化、機械化與自動化銜接起來,相當于模擬了一個工廠的運行,能夠掌控從硬件裝配到軟件集成的全流程?!?/p>
基于自身的參賽經歷和比賽題目的實際,教練陸京龍為兩位選手制定了詳細的訓練方法,提前模擬了20余種意外場景的應對方案,從技術與心理上鍛煉選手的能力?!百悎錾媳容^嘈雜,為了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在賽場上保持專注,我們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就會專門放嘈雜的音樂、找人在旁邊說話干擾他們。”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該項目的金牌得主、教練賀濤濤表示。
角色轉變:由選手到教師的金牌“接力”
三屆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選手的金牌“接力”離不開教練團隊的支持?!罢驹谫悎鲞吙磳W生比賽,比當年自己參賽還要緊張?!闭劦阶鳛榻叹氃诒荣悤r的感受,賀濤濤笑著說。這種緊張不僅關乎比賽結果,更包含著一份作為教師的責任——他要把積累的經驗傳遞下去,幫助學生少走彎路。
“學校培養(yǎng)了我,我就很想把自己從賽場上學到的技術和經驗反饋到教學當中,為學校培養(yǎng)更多的金牌選手和技術能手?!辟R濤濤表示。獲得金牌后,符德基和胡亮即將進入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參加集訓。
在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這套“以賽促教”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正在不斷完善,訓練方法在傳承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練組長郝飛表示:“我們建立的是一種傳承機制,每一屆金牌選手的加入都為教練團隊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賽場上的‘金牌經驗’?!?完)
教育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19日 08:51:30
- 2025年10月10日 06:25:02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