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破除“債務陷阱”論 中國以互利共贏回應質疑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鄭嘉偉 王濤)中國外交部長秦剛7日在記者會上談及“一帶一路”倡議時,明確回應所謂“債務陷阱”論:這頂“帽子”無論如何不能扣到中國頭上。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委員、學者亦以實例回應質疑:“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機會和更廣闊發(fā)展空間,所謂“債務陷阱”實為“話語陷阱”。
互利共贏回擊質疑
全國政協(xié)委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引用數字回應“陷阱”質疑:世界銀行報告預計,到2030年“一帶一路”倡議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使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10年來,“一帶一路”用建設成效證明為沿線國家?guī)淼慕^非“陷阱”。
顧學明指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有兩個重點施策方向:一是提振信心、激活存量。可以通過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方式,與更多相關方一道總結經驗、規(guī)劃未來、凝聚共識;關注減貧、衛(wèi)生、教育等領域,打造更多“小而美”項目,提升更多國家民眾獲得感、認同感,實現互利共贏。
二是開放升級、擴大增量。穩(wěn)步擴大規(guī)則、規(guī)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高自貿協(xié)定綜合利用率,加快建設覆蓋“一帶一路”的自貿區(qū)網絡,以制度集成創(chuàng)新助力現代化產業(yè)體系建設,維護產業(yè)鏈供應鏈安全穩(wěn)定。
民心相通回應抹黑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原副會長戶思社認為,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與沿線國家民心相通的真實故事,本身就是對西方抹黑打壓的回應。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患上了“中國威脅偏執(zhí)癥”。一方面,它們企圖通過“藍點網絡”“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全球門戶計劃”等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對沖“一帶一路”;另一方面,它們給“一帶一路”建設貼上造成沿線國家“債務陷阱”“債務風險”等標簽。
戶思社建議,中國地方政府要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方的交流合作,同時鼓勵更多民間組織、社會組織、非官方組織走到“一帶一路”的前臺,推進與沿線國家的交往,通過把一個個理念落地為具體項目,創(chuàng)造更多“面對面”“零距離”的接觸機會,為民間交流清障鋪路。
對癥下藥降低風險
廣東工業(yè)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林表示,部分國家的債務危機根源在其經濟結構不健康,缺乏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模式。中國可以幫助這些國家推動金融合作,建立更健康的金融體系和經濟模式,減少債務風險。
秦剛在記者會上指出,據統(tǒng)計,發(fā)展中國家主權債務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yè)債權人占比超過八成,這才是發(fā)展中國家債務壓力的最大來源。特別是去年以來,美國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急速加息,各國資金紛紛外流,使有關國家債務問題雪上加霜。
蔡春林認為,未來中國可通過提供技術援助、投資基礎設施、促進貿易等方式來幫助相關國家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降低其債務風險。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推進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確保發(fā)展中國家在借貸和投資方面享有更多權益和機會。(完)

-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17日 17:35:56
- 2025年08月17日 15:50:53
- 2025年08月16日 18:24:50
- 2025年08月16日 18:20:48
- 2025年08月16日 15:17:12
- 2025年08月16日 14:07:36
- 2025年08月16日 08:32:06
- 2025年08月15日 14:09:29
- 2025年08月15日 14:03:14
- 2025年08月15日 11: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