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網(wǎng)絡博主行走“甲骨文之鄉(xiāng)”:從“家”字看兩岸文化同源
中新社河南安陽8月12日電 (記者 闞力)“之前學習的甲骨文都忘了,現(xiàn)在回爐重造。”臺灣網(wǎng)絡博主林宛妘近日隨參訪團在“甲骨文之鄉(xiāng)”河南安陽觸摸文字“活化石”,從甲骨文“家”字解讀兩岸文化同源。
連日來,林宛妘等一行逾20人在大陸多個古都城市交流參訪,赴安陽文字探源是他們最期待的行程之一。
作為臺灣知識類網(wǎng)絡博主,林宛妘日常習慣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所見所聞。此行,她將溫習甲骨文作為重點。從中國文字博物館到殷墟博物館,她仔細觀察、記錄甲骨文字,“我計劃梳理一篇關于甲骨文的博文分享在社交平臺上”。
林宛妘說,安陽博物館系統(tǒng)呈現(xiàn)的漢字演變史充滿藝術性,比如甲骨文“家”字是屋頂下有豬,寓意古人家里養(yǎng)了豬就扎根了,“對‘家’的釋義,古今相通”。
在書法老師指導下,林宛妘和同伴商寧真提筆蘸墨,模仿書寫“家”“?!薄皹贰钡燃坠俏摹I虒幷娓嬖V記者:“從小學三年級跟隨父親學習書法,寫過楷書、草書,但寫甲骨文還是第一次,古人設計得極具美感?!?/p>
同樣對甲骨文“家”字興趣濃厚的商寧真認為,“家”不僅是棲身之所,更是人們生命的起點和落葉歸根之處。無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是由古老的甲骨文演變而來,這里也是漢字的“老家”。(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16日 15:17:12
- 2025年08月16日 14:07:36
- 2025年08月16日 08:32:06
- 2025年08月15日 14:09:29
- 2025年08月15日 14:03:14
- 2025年08月15日 11:16:42
- 2025年08月15日 11:02:35
- 2025年08月15日 08:28:03
- 2025年08月15日 07:56:23
- 2025年08月14日 21: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