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天津峰會)在海河之濱遇見“上合”
中新社天津8月29日電 題:在海河之濱遇見“上合”
中新社記者 謝雁冰 黃鈺欽
海河畔,當夜幕降臨,駱駝、中歐班列、天津港等與上海合作組織相關(guān)的元素輪番在樓體玻璃幕墻上呈現(xiàn)。天津,這座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城市,正以嶄新姿態(tài)迎接“上合時刻”。
繼上海、北京、青島之后,天津成為第四座舉辦上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城市。這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峰會,也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之一。

海河,如飄帶穿城而過,是天津流動的血脈。當海河遇見“上合”,河海文化的開放包容、兼容并蓄與“上海精神”倡導(dǎo)的“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同頻共鳴。
在天津街頭,五大道形形色色的小洋樓如同斑斕的歷史畫廊,這里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行走在中西建筑之間,人們會觸摸到這座城市的開放密碼。
從茶館戲樓里飄出的相聲段子,到意式風情區(qū)彌漫的咖啡香,再到古文化街古色古香的殿閣,內(nèi)陸文化與海洋文化兼容并蓄,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互鑒,形成天津的獨特氣質(zhì)。
依河傍海,天津自古便是連接南北、溝通中西的樞紐。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交匯點,天津一直與上合組織國家往來密切,締結(jié)20對友城、在相關(guān)國家建設(shè)10個魯班工坊、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1.2萬余列……天津正不斷見證上合組織國家間的開放與合作、交融與共鳴。
當海河遇見“上合”,為迎接峰會,天津街頭巷尾的“上合元素”悄然增多,為變身為“國際會客廳”作好準備。
城市天橋橫幅、沿街彩色道旗上,“2025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相約上合”等標識格外醒目。機場大道上,“同心結(jié)”形象的藝術(shù)品傳遞著人類命運與共、和平友好的文明理念。
總高8米的“友誼之花”雕塑,以天津市花月季花為造型,“綻放”在友誼公園內(nèi)。大街小巷也點綴起花籃,靜候四海賓朋。
在天津梅江國際會展中心的上合峰會新聞中心,現(xiàn)場展示著天津特色的泥人張彩塑、楊柳青木版年畫,引得中外來客駐足體驗。連日來,“海河之夜”燈光秀常態(tài)化點亮,中國與上合國家的城市地標、人文景觀在光影中交相輝映,寓意著各國攜手共織發(fā)展夢想。

全力辦好峰會成為天津的重大外交使命,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魅力與活力的絕佳契機。天津精心打造了文化游、科技游等多條城市參訪路線,以便嘉賓在實地參訪中感受上合精神、中國氣派和天津特色。
從黃浦江畔到海河之濱,上合組織已經(jīng)走過24個春秋,秉持“上海精神”,從6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發(fā)展成為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6個國家的“上合組織大家庭”,成為當今世界覆蓋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區(qū)域性國際組織。
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新朋老友如約而至。外界預(yù)計,天津峰會將達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如同江流入海,最終形成更大的“上合力量”。
渤海之灣,縱橫交匯。夜幕下的海河,高樓流光溢彩,游船穿梭不息,橋梁燈帶閃爍,石階漫上暖黃,一幅水系夜景長卷徐徐展開,一場關(guān)于和合共生的故事正在書寫。(完)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9日 16:49:07
- 2025年08月29日 16:19:24
- 2025年08月29日 10:42:10
- 2025年08月29日 06:34:38
- 2025年08月28日 21:07:47
- 2025年08月28日 17:45:16
- 2025年08月28日 16:19:33
- 2025年08月28日 13:53:01
- 2025年08月28日 11:54:32
- 2025年08月28日 07: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