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華僑華人史料收集者趙永平:“故紙堆”鐫刻桑梓情
中新社圣保羅9月28日電 題:巴西華僑華人史料收集者趙永平:“故紙堆”鐫刻桑梓情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連日來,圣保羅僑界持續(xù)舉辦多場慶祝國慶和中秋佳節(jié)的活動。巴西北京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趙永平一次次地在這些“重要場合”發(fā)布《巴西華僑華人歷史文物捐贈圖錄》(下稱圖錄),將圖錄和捐贈證書鄭重地交到捐贈者手中。
圖錄的誕生,源于2023年中國啟動的一次華僑華人史料文物征集。巴西北京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趙永平帶頭成立“巴西華僑華人歷史文物征集專門委員會”,聯(lián)合40多個僑團發(fā)起征集。歷經(jīng)一年,收到了43個個人和團體捐贈的史料實物419件,交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翻閱圖錄,419件史料勾勒出百余年來巴西華僑華人的奮斗軌跡。既有護照、僑社會旗、紀念品、服飾、老照片、音像資料,也有書籍字畫、家書家譜,更有僑胞開辦餐館、瓷器廠、武館、中醫(yī)院時留下的工具。
趙永平指著圖錄向中新社記者回顧,五十年代廣東老僑漂洋過海的船票與護照,記錄了華僑跨洋謀生的艱辛;改革開放后僑社支援祖(籍)國建設(shè)的證書,承載著赤子情懷。2018年圣保羅市議會首次舉行“中國移民日”升旗儀式使用的五星紅旗,見證了中巴友誼的新篇章。
一套20世紀70年代李氏瓷器廠的廣彩瓷盤,由李國權(quán)師傅捐贈。李氏瓷器廠自1968年創(chuàng)立,把廣州彩瓷帶入巴西市場,深受當?shù)貧g迎。
83歲的許廣謙及家人所捐的一扇石磨,系其岳父蔣老開辦巴西第一家麻油工廠“上海麻油廠”所用。“用巴西的石材和最簡單的工具,一錘一錐,鑿磨盤齒紋非常有巧思,才能保證順暢出油?!壁w永平說,這扇石磨,從1961年至1992年,見證了華人家族30多年篳路藍縷的開拓歷程。
令趙永平最為印象深刻的,是1991年巴西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總會成立酒會的簽名橫幅。趙永平說,該橫幅是從臺胞李正斌送來的一整箱僑領(lǐng)張無灸生前數(shù)百件收藏中挑選出來的,見證旅巴僑胞對祖(籍)國和平統(tǒng)一心愿。
趙永平回顧說,志愿者逐一登記史料來源和背景,并定期匯編“文物征集簡報”,做到公開透明。“我們常常利用周末走訪僑社。每一場接受儀式,都讓捐贈人感到尊重和榮耀?!彼f。(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13日 13:17:20
- 2025年10月02日 14:28:55
- 2025年10月01日 11:28:2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