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云岡石窟“空降”上海開啟沉浸式時空對話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記者 李佳佳)《云海相望——云岡石窟藝術特展》暨云岡石窟藝術推廣季27日在上海正式啟動。
本次云岡石窟藝術特展以大規(guī)模、高精度復原及數字化形式集中赴滬呈現,匯聚云岡文物、3D復原石窟、當代藝術作品百余件,其中多件珍貴展品、文物為首次亮相展出。另有VR交互體驗以及原創(chuàng)數字藝術作品30分鐘,借助激光造影、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等多元媒介,完整呈現云岡石窟文物自開鑿、保護至當代活化的全歷程。

本次展覽創(chuàng)新采用“雙子星”布展模式,構建兼具學術性與體驗感的觀展路徑:戶外展區(qū)以云岡第十二窟“音樂窟”為核心,為觀眾打造視覺、聽覺、觸覺交織的沉浸式場景;室內趣看美術館展區(qū)則層層遞進——經由“化相”單元感受造像美學的具象化,在“傳摹”單元見證匠人技藝的代代延續(xù),于“光息”單元體驗光影間的藝術生命,最終抵達“神往”單元開啟古今文明對話。
這種“古今并置”的策展邏輯,既體現云岡文化的在地性與地緣性表達,也為學界與公眾提供了觀察石窟藝術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學術視角。
本次展覽的核心體驗,莫過于云岡第12窟“音樂窟”的1:1復原窟完整亮相于上海虹口區(qū)今潮八弄。
云岡石窟第12窟內壁上雕刻著手持琵琶、篳篥、古琴等中西式樂器的伎樂天人,加上千姿百態(tài)、隨著音樂起舞的飛天,組成了“中國最早的宮廷交響樂團”。為了精準還原這一藝術瑰寶,云岡研究院技術團隊采用三維激光掃描與近景攝影測量技術,建立毫米級精度三維模型,復刻洞窟巖石肌理與造像細節(jié)。本次展覽還特別注重聲覺維度的復刻,觀眾步入其中,不僅能近距離觀看石窟的細節(jié),還能聆聽來自云岡石窟的聲音。
本次展覽另一件重磅展品,即云岡研究院最新修復成果——云岡西立佛復原像,精準呈現出“文物背后的科技力量”,此項展品為首次在上海公開展出。

根據1992年發(fā)掘出土的眾多佛像石塊,云岡研究院借助三維掃描、數據計算等現代數字技術,再通過人工智能輔助,對西立佛做出了虛擬修復和縮小比例的3D打印形象。站在3D打印的西立佛前,觀眾將透過佛像殘損的痕跡,探尋其“前世今生”。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北魏王朝開鑿的大型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年之久。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代表了公元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該展覽將接棒此前引爆滬上文旅市場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與《何以敦煌藝術大展》,以更沉浸、更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積極探索文物展示利用新路徑。這也是上海持續(xù)推進“上海文化”品牌建設、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館之都”的重要舉措之一,為公眾提供了感受中華石窟藝術博大精深、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5日 17:48:59
- 2025年10月25日 16:06:41
- 2025年10月25日 15:18:33
- 2025年10月25日 14:06:33
- 2025年10月25日 13:55:16
- 2025年10月25日 12:12:44
- 2025年10月25日 06:15:35
- 2025年10月25日 00:02:46
- 2025年10月24日 16:39:21
- 2025年10月24日 15:07:0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