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奉化!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xiāng)。桃樹倒映在明凈的水面,桃林環(huán)抱著秀麗的村莊……”
一曲歌謠,數(shù)十年回蕩在幾代人心田。每當這熟悉旋律響起,江南那片芳菲爛漫的桃花源便引人無限遐想。
陽春三月,溪流雨過,在歌中所唱的寧波奉化,春山處處桃花綻放?!靶√易谱屏L鬖,春色滿江南。”漫山遍野的桃花,遠望如萬頃錦霞。

早在古代,奉化人王倫就以“溪上栽桃滿洞花,洞門石壁掩丹霞”描繪當?shù)靥伊质⒕?。而今,每逢春季,這里游人如織。延綿數(shù)公里的桃花林在春日暖陽下競相綻放,萬畝桃花漫山爭艷。清風拂過,宛如一場爛漫桃花雨,唯美動人。
在奉化,看一場春天的桃花雨
三月奉化不僅有灼灼桃花,還有“全球最浪漫的馬拉松”。跑者在漫山粉紅中一年一會,用腳步丈量“中國水蜜桃之鄉(xiāng)”的獨特魅力。


“花事”美了鄉(xiāng)村,富了村民。位于奉化林家村的“天下第一桃園”每年都會迎來游客高峰,單季吸引游客近40萬人次。桃山上花開正艷,游客如織;山腳下,“桃花集市”人氣十足。游客在欣賞美景之余,還能品嘗奉化特色小吃。江阿婆私房美食攤位的桃膠飲備受年輕游客青睞,攤主江杏飛表示:“通過家門口的桃園趕集,周末每天約有2000元收入。”

為避免“花謝游人走”,當?shù)匾浴盎ā睘槊剑钔诒就廖幕?,圍繞“桃文化”核心,從賞花、賣桃到“賣文化”,舉辦書畫采風、桃源趕集、桃花馬拉松等系列活動,形成完整產業(yè)鏈。除了桃花,三月的油菜花、四月的櫻花、五月的杜鵑花接續(xù)盛放……奉化以絢爛花海催熱“賞花經濟”,持續(xù)激活文旅市場。

在奉化,走進全球生態(tài)的典范
奉化的生態(tài)畫卷,遠不止于四時花景。榮獲“全球生態(tài)500佳”的滕頭村,便是這片土地上生態(tài)與經濟和諧共生的典范。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村里便成立了環(huán)保委員會,三十年來“一票否決”了數(shù)十個不符合生態(tài)標準的投資項目。取而代之的是對“藍天、碧水、綠地”的持續(xù)投入,全村綠化覆蓋率高達67%,甚至建起了全國首個村級空氣質量監(jiān)測站。

這份對綠色的堅守,結出了金色的碩果。2025年8月,滕頭村正式投用未來社區(qū)屋頂光伏項目——這一寧波農村單體容量最大的光伏工程,裝機容量近2000kW,年發(fā)電量約193萬度,標志著滕頭村實現(xiàn)了全域清潔能源覆蓋。項目在滿足全村用電的同時,每年為村集體增收超50萬元。村民每月還可獲得約100度的電費補貼,讓綠色能源真正成為惠及每家每戶的“陽光存折”。

在奉化,嘗一口風物里的山海滋味
依托山海相依的地理優(yōu)勢,奉化的美食層出不窮。各式生猛海鮮自不必多說,而牛肉干面、千層餅、水晶油包、羊肉粥等各色小吃,更是藏著奉化人日常的煙火氣。
從上海出發(fā),高鐵2小時左右便可抵達奉化;若從杭州啟程,更是僅需1小時15分鐘。這些便利的交通,正將奉化那令人眷戀的“家之味”推向更遠的遠方。


在奉化,有三種風物被世人并稱“奉化三寶”:奉化芋艿頭、千層餅與水蜜桃。這一蔬一果一餅,凝結著自然的饋贈與地方的智慧,是舌尖上的故鄉(xiāng)密碼。
芋艿頭:粉糯香甜的鄉(xiāng)土真味
沉甸甸的奉化芋艿頭,蒸熟后剝開,蒸騰出溫和的草木清香。質地細膩如脂,入口即化。最地道的吃法是蒸熟后直接蘸蝦籽醬或白糖,也可做成豬油渣芋艿羹或吸飽肉汁的芋艿頭扣肉。民間那句“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早已道出它作為閱歷與底蘊的象征。

千層餅:酥脆咸香的匠心傳承
尤其是溪口所產的千層餅,是一場舌尖的酥脆幾何學。傳統(tǒng)工藝折出二十七層薄酥面皮,剛出爐時苔菜與芝麻的香氣撲鼻。輕輕一掰,“咔嚓”脆響,入口咸甜交錯,配上一杯清茶,瞬間勾起小時候媽媽遞來零嘴的回憶。
在奉化,把江南的甜蜜送往世界
奉化是官方認證的“中國水蜜桃之鄉(xiāng)”,其中“玉露”桃更是老饕心中的金字招牌。極致的品嘗莫過于“吸桃”——用吸管輕輕刺入薄如蟬翼的果皮,吮吸那清涼甘甜的桃肉與汁液,宛如一杯天然的蜜桃奶昔。
若喜歡更豪邁的吃法,輕輕撕開果皮咬下,豐沛汁水瞬間迸射,仿佛“把整個夏天的陽光都裝進了嘴里”。

擁有兩千多年種桃歷史的奉化,如今正將這份歷史的甜,煥發(fā)出全新的生機。從五月到八月,三十多個優(yōu)良品種貫穿整個夏季。
而科技與匠心的融合,更推動奉化水蜜桃實現(xiàn)了從“論斤賣”到“論個賣”的跨越——當?shù)匾M國內首條先進分揀系統(tǒng),對重量、甜度、桃核是否空心進行精準識別。如今,一盒四顆裝的水蜜桃能遠銷迪拜,單顆售價約40元人民幣。全區(qū)3.5萬畝種植面積、6萬噸年產量,帶動全產業(yè)鏈經濟規(guī)模突破10億元,水蜜桃真正成為農民的“錢袋子”。
近年來,奉化水蜜桃經銷商們積極抓住線上電商平臺,奉化水蜜桃的足跡正不斷延伸。目前,奉化水蜜桃已持續(xù)10年香飄海外。


奉化并不止步于“賣桃”,更將水蜜桃打造成閃亮的文化IP?!疤一R拉松”“蜜桃音樂節(jié)”輪番登場,讓“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奉化”的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在奉化,觸摸千年非遺的指尖溫度
奉化的非遺寶藏,就像從畫里走出來的“活風景”,每一項都帶著千年的故事,每一處都透著匠心的溫度。

見過奉化布龍起舞的人,都會被那股氣勢震撼——九節(jié)龍身,在舞者手中靈活翻飛,時而盤旋如騰云駕霧,時而擺尾如戲水逐浪。奉化布龍有著800年歷史,最初是村民祈雨的草龍,如今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登上亞運舞臺。

奉化的紅幫裁縫,則是“指尖上的傳奇”。他們既堅守中式裁縫的匠心,又吸收西方立體裁剪的精髓,練就了“四個功”“九個勢”的過硬技藝,130多道工序里,藏著對“精致”的極致追求——從中國第一套中山裝,到中國首部西服理論著作,每一件出自紅幫裁縫之手的衣物,都是“時代的印記”。

走在奉化的老街巷,時常能看見匠人專注扎風箏的身影。而奉化的陶器,是“泥與火的對話”。平凡的泥土,在匠人手中變成了帶著溫度的器皿,每一道紋路里,都裹著奉化的煙火氣。

在奉化,于雪竇山間尋回內心寧靜

五代僧人契此(即布袋和尚)曾于雪竇山修行,以其“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親切形象,將深奧佛理化作生動的生活智慧,為彌勒形象的中國化轉型提供了關鍵民間依據(jù)與信仰內核,雪竇山也因此被尊為彌勒根本道場。如今,“布袋和尚傳說”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奉化人的溫和與豁達,或許正源于這千百年的文化浸潤。

雪竇山不僅是道場,更是一處天然的山水秘境。高達186米的千丈巖瀑布,飛流直下,氣勢如虹,宛若銀河墜入凡間。而曲折幽深的三隱潭,碧水如玉,清幽寂靜,漫步其中,每一步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自然的修行。

AI也去了趟奉化
來看看AI眼中的奉化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奉化
在這里,春天看一場桃花雨,夏天品一口仙桃蜜,在雪竇山的風里感受豁達,在非遺的匠心里觸摸浪漫,在舌尖的味道里尋得安穩(wěn)。
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我們追尋的美好與歸宿,早已藏在這座城的山水與煙火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著與我們溫柔相遇。
作者:周薇
視覺:許昭琳
編輯:代碩
審校:魏園
責編:宋方燦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6日 14:17:30
- 2025年11月06日 11:20:09
- 2025年11月06日 11:16:52
- 2025年11月06日 11:09:28
- 2025年11月05日 19:40:03
- 2025年11月05日 19:38:09
- 2025年11月05日 15:36:45
- 2025年11月05日 15:26:25
- 2025年11月05日 13:43:08
- 2025年11月05日 09:29:38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