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月20日,南京友好城市日本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接待到訪的南京赴日代表團時公然否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此言一出,在南京引發(fā)了強烈反響,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對河村隆之這種公然損害中日關系的言論非常憤慨。
解說:21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發(fā)表對日本國愛知縣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先生的公開抗議信。對其不惜以公職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公然矢口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表示強烈地抗議!
導語:2月20日,南京友好城市日本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接待到訪的南京赴日代表團時公然否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此言一出,在南京引發(fā)了強烈反響,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對河村隆之這種公然損害中日關系的言論非常憤慨。
解說:21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發(fā)表對日本國愛知縣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先生的公開抗議信。對其不惜以公職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公然矢口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表示強烈地抗議!
同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 朱成山
日本國愛知縣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先生:
本人謹代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援助協會、南京社會科學院國際和平研究所,對你不惜以公職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公然矢口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表示強烈地抗議!作為侵略加害者的后代,理應就父親當年曾經參與侵略戰(zhàn)爭,戰(zhàn)后南京人民對其寬大處理感恩于心,代表父輩對加害地的民眾作真誠地道歉。可你卻反其道而行之,簡直不可理喻!
解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79歲的佘子清老人也表示他對名古屋市長這種否定歷史的行為非常憤怒。他說自己作為那場慘劇的親歷者,愿當面與河村隆之對質,駁倒他的謬論。
同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佘子清
我今天(21日)看了報紙我很氣憤,為什么很氣憤。我們南京,侵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不是殺一個兩個,是殺死32萬人。不是30萬(人),是32萬(人)。所以說這些都是歷史,他不承認不行的。如果有可能的話,如果名古屋市市長能跟我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現在仍生存的幸存者當面對話。到底他怎么講,我們是怎么跟他對話的。那作為我來,幸存者還存在,我就有這個權利來駁倒他這個謬論。也希望他得到教訓,不要胡言亂語。他這樣對中日關系,損害中日關系,是件壞事。
解說: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憲文教授從史料角度反駁了河村隆之的錯誤言論。
同期: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 張憲文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已經有大量的史實所證明了這個(真實性)。十多年來南京大學聯合南京地區(qū)的相關學者,組建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俄國及法國和臺灣地區(qū)的檔案館、圖書館和各種史料機構,搜集和掌握了約五千萬字的第一手的最原始的材料和證據。其中包括日軍高級將領的日記、書信、回憶錄,以及西方國家的外交文件,都印證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任何人無法否定。我們希望日本廣大人民能夠正確認識這段歷史。以史為鑒,堅持中日友好。我們也需要加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宣傳工作以提高廣大人民的認識。
解說:除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學者這些熟知大屠殺史實的人士,南京的普通市民們也表達了自己對河村隆之錯誤言論的憤慨。
同期:學生
覺得這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吧。
同期:學生
雖然現在我們可以發(fā)展中日友好關系,但是就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是不可以忘記,不可以否認,這是一個基礎,一個歷史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來發(fā)展我們的友誼都行,如果要否認的話,中國人民肯定不同意。
同期:南京市民
這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事實世界都知道的,他(河村隆之)不承認也不行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當時聽了這個話感到非常氣憤。這是中國人的尊嚴,明明就是事實,你不承認就不行了嗎,對不對。
同期:南京市民
不可以諒解,不可以原諒。最起碼他(河村隆之)不應該作為他們國家政界的人物(這么說),作為政界人物,最起碼要尊重歷史事實。在我們國家,作為每個公民來講都有民族尊嚴,是不是的。
解說:現在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僅存200余人,專家擔憂10年內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活人證會消失殆盡。為此,一些市民也提出希望能以各種方式保存和傳播大屠殺的歷史,讓這段歷史永遠為世人所銘記。
同期:學生
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如實地記錄下那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吧,比如說出書,或者是視頻,或者是其他各種方式,記錄下這段東西,就不要讓它隨著那些見證過的人逝去而消失了這段歷史,這是對歷史的最大不尊重。
同期:南京市民
不管國內各地,國外,把這些整體的資料全部整理,恢復歷史的原貌,讓大家都來清楚,他(河村隆之)是抗拒不了這個事實的。
(吳瞳 盧輝 鐘升 南京聯合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