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漢學家丨法國漢學家白志敏:我為何著迷于中法之誼緣起時?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電 題:法國漢學家白志敏:我為何著迷于中法之誼緣起時?
作者 李紫薇 史元豐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一年來,數百場活動好戲連臺。其中,中法合拍電影紀錄片《康熙與路易十四》通過情景再現和珍貴史料,回顧了1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遣“國王數學家”前來中國,推動中國清朝皇帝康熙與路易十四信件來往,并深遠影響中法科技、商貿和人文交流的故事。
2025年是中法關系“新甲子”的開局之年。7月,中法外長在巴黎共同主持召開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七次會議。法方表示,將繼續(xù)同中方強化教育、文化、電影等交流合作。
近日,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本片拍攝學術顧問、法國漢學家白志敏(BAI Zhimin),探尋其如何以“國王數學家”的視角看中法之誼的緣起。
一本書引起的人生轉折
1999年,白志敏作為大學法語教師,獲得中法合作教師獎學金以及赴法進修法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博士專業(yè)的機會?!拔疫x擇了比較文學專業(yè),不僅因為我的法國導師在這一領域很有名,同時也因為他是對中國文化非常友好的人?!?/p>
初到法國,導師便向她推薦一本書《Le voyage en Chine》(在中國的旅行),書中匯總了自中世紀到20世紀歐洲著名旅行家、傳教士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正是這本書讓白志敏的職業(yè)道路發(fā)生了轉變。
從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到德國傳教士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白志敏手不釋卷,“我一下子就被這本書吸引了,讀了一個晚上,沒有睡覺,太震撼了?!?/p>
談及第一次閱讀到白晉(Joachim Bouvet)(路易十四派遣的國王數學家之一)所寫游記時的心情,白志敏依然記憶深刻,“他們在書里描述宮廷的裝飾,康熙的面容,皇帝如何接待他們,如何傳達對法國的友好等,我立刻被這些內容吸引?!?/p>
“讓我第一次觸摸到中法緣起時的歷史時刻,也第一次了解和想要去探索法國人眼中的中國?!卑字久粽f。
很快,白志敏便定下了自己博士研究的方向——通過游記研究中法早期文化交流,“研究他們如何看待彼此的文化,研究他們如何開始?!卑字久舯硎?,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法國人,對于19世紀至今的中法交流史似乎都更加清楚,而對于緣起卻都不甚了解,“但越久遠的歷史對今天越有價值”。
于是,白志敏從法語教師轉型為漢學研究者,她的博士論文《17、18世紀法國人筆下的中國》成為她走上漢學研究之路的開端。

100年間的中法黃金歲月
1688年,當以白晉為首的國王數學家一行人,帶著路易十四的34個問題踏入紫禁城時,或許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將成為拉開當年中法交流序幕的“引子”。
從用奎寧藥治療瘧疾,到使用西方經緯度制圖法重新繪制《康熙皇輿全覽圖》,他們帶來的多種藥物、30多件精密儀器、先進科學知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幫助了當時的中國,也正因如此,康熙逐漸信任這些國王數學家。
“康熙允許他們坐在置放御座的壇上,而且一定要坐在御座的兩旁,此殊遇除皇子外從未賜予過任何人,這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白志敏尤其提到,白晉在推動中法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很大,“他親自給康熙上課,并在回法國后向路易十四直接匯報”。
他和兩國國君的近距離交流不僅神奇地促成了康熙與路易十四的通信,同時也增進了中法人民之間的了解。
白晉回國后,寫出了《中國皇帝康熙》《中國現狀》兩本著作,用文字和圖片向法國人乃至歐洲人展示了中國國君的長相、中國人的穿衣習慣、中國的風土民情等。“全部是以他親手繪制的圖片展示,在當時的法國社會相當有影響力?!?/p>
在白晉返回法國之際,康熙皇帝送給路易十四很多貴重的瓷器、繪畫、刺繡,同時還有上百本宮廷真跡,被存放在法國皇家圖書館中。

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傳播這些中文書籍,來自福建莆田的黃嘉略,成了法國國王的漢語翻譯,兼管皇家圖書館中文書籍的編目整理工作。
在中法早期文化交流史研究中,黃嘉略是一位長期被忽略的人。一般認為,他是第一位在法國定居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同法國學者直接接觸并進行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國人。
“他成了巴黎的名人,可以說是一種時尚,很多名人,如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都去結交或拜訪他?!痹诜▏陂g,他不僅用拉丁文編寫了第一部《漢語語法》和《漢語詞典》,同時還教法蘭西文學院研究院的兩位研究員系統(tǒng)學習中文。
中國的四書五經、朝廷六部構成、漢字部首排列……法國的天文觀測、精確計量、科學思想……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廣泛傳播和應用,“這一百年可以說是中法友誼的黃金時期?!?/p>
18世紀末,隨著法國與中國國內情況的變化,這一段故事也逐漸進入塵封的歷史。
300年的種子如何開出今日之花
“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在公元1700年前后中法在文明互鑒之間表現得如此之好,”白志敏認為,這段歷史雖久遠,卻蘊藏著今天中法關系的根基與精神源泉。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法國與中國的接觸雖起步較晚,但從路易十四開始,法國便開始派遣成規(guī)模的國家團隊進入中國,這在當時的歐洲是罕見的?!八灾袊鴮Ψ▏挠∠笠约芭c法國文化交流的關系,從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就種下了種子?!?/p>
法國拉羅謝爾,這座位于西海岸的港口城市,是中法交流史上的重要起點。一艘名為“安菲特里特號”的船從拉羅謝爾港出發(fā),將第二批和第三批“國王數學家”等法國傳教士和科學家以及玻璃、呢絨、鐘表等法國商品,帶向中國廣州。

正因這段歷史淵源,2008年,白志敏接受法國拉羅謝爾大學的邀請,自中國來到這座城市教授漢語與漢語言文學,后來通過法國國家高教部的遴選,成為大學的終身副教授。白志敏表示,“如今我專注于早期中法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講述300年前的故事,也見證當代交流的延續(xù)。”
2023年,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訪華,其中一站是廣州。在中山大學的演講中,他指出法中友誼可以追溯至路易十四時期,“國王數學家”便是從拉羅謝爾港出發(fā)抵達廣州,開啟了這段深遠友誼。
如今,白志敏最大的愿望是將她用白晉的原始手稿所出版的法文書籍《La Chine de l’empereur Kangxi》(中國皇帝康熙)翻譯為中文并傳播,讓中國讀者不僅能夠看到康熙與路易十四的電影,也能夠在這本書中讀到更多關于中法之誼緣起時的故事。
“白晉的畫冊是中法友誼、文明互鑒的珍貴材料?!彼故局謾C里的文獻照片,再次說道,“越久遠的歷史對今天越有價值?!?完)
受訪者簡介:

白志敏(BAI Zhimin),法國拉羅謝爾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博士,榮獲法蘭西教育騎士勛章,主要從事中法早期文化交流史研究、漢學形成歷史、漢語教育史等方面的研究。曾出版《17、18世紀法國人描述的中國》《白晉筆下的康熙皇帝》《中法早期文化交流:“國王數學家”描述的北京城》等書。

東西問精選:
- 2025年08月16日 18:24:50
- 2025年08月16日 18:20:48
- 2025年08月16日 12:53:56
- 2025年08月15日 21:26:52
- 2025年08月15日 13:57:11
- 2025年08月14日 20:22:49
- 2025年08月14日 20:13:31
- 2025年08月14日 19:57:17
- 2025年08月14日 19:20:36
- 2025年08月14日 09: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