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了!原來“觥籌交錯”的“觥”長這樣
央視網(wǎng)消息:暑期多地迎來文博熱。陜西歷史博物館“吉金·中國——中國青銅文明的興起與繁榮”展覽,匯集了全國50多家文博機構的340多件(組)青銅器和相關文物。
“吉金”是古人對青銅的雅稱。“中國”二字則取自青銅器何尊的銘文“宅茲中國”,意為天下的中央地區(qū)。
在展覽中,大家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青銅器從開采冶煉到制模作范,再到鑄以成器的全流程。
也可以看到中國冶金技術在外來技術影響下加速發(fā)展,并與中原傳統(tǒng)陶禮器結合,創(chuàng)制出中國特有的青銅禮器,進而發(fā)展為彰顯權力和身份地位的青銅禮器群的過程。
這里展出了距今約6000年前的姜寨遺址出土的黃銅片和黃銅管↓
還有銅容器殘片,是東亞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最早的空腔容器殘片↓
陜西歷史博物館策展團隊成員王棣介紹,這是中國冶金史上很重要的一件器物。經(jīng)過專家檢測,這件器物是鉛錫青銅,是銅鬶腹底部的殘片,說明了中原地區(qū)的先民已經(jīng)開始從鑄造實心銅器,逐漸轉(zhuǎn)變?yōu)殍T造空腔銅器。
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展出的獸面乳釘紋銅鼎,發(fā)現(xiàn)于商代早期都邑鄭州商城附近的一個窖藏,器腹部和器底部可見煙炱痕跡。
出土這件青銅器的窖藏中也發(fā)現(xiàn)了陶器、獸骨,還有整治坑底、鋪設木板等跡象,說明它可能是祭祀中使用的青銅器。
這個展覽中有一件呆萌可愛、很有想象力的文物,就是日己觥。
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件酒器,成語“觥籌交錯”中的“觥”就是這種器皿。它的觥蓋部分,前端是一個龍頭,器蓋上還趴著一只夔龍。
兩側(cè)有夔龍紋,把手部分是長長的鳳鳥尾巴,器身一周有獸面紋,器頂能看到側(cè)立的小鳥,多種動物形象復合為一體。
展墻上的互動裝置可以為游客提供趣味的互動體驗。青銅樂器的繪畫,按下相應部位,就會發(fā)出對應聲音,非常好聽。
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展覽還能通過手寫古老文字,感知中國文字的演變以及源遠流長。
文物模型互動裝置,游客可以把不同的文物模型放在對應的凹槽內(nèi),通過旁邊的文字了解不同青銅器的形制、種類和作用。
暑假期間,陜西歷史博物館取消了周一閉館日,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門票預約量等方式,滿足公眾的參觀需求。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
- 2025年08月25日 15:10:03
- 2025年08月25日 14:48:19
- 2025年08月25日 14:39:43
- 2025年08月25日 14:15:38
- 2025年08月25日 13:28:23
- 2025年08月25日 13:07:01
- 2025年08月25日 10:50:06